最近,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舉辦了一個“發(fā)現(xiàn)越窯——上林湖越窯青瓷展”。展品中,有兩件瓷器引起了很多參觀者的注目,一件是東晉的雞首壺,另一件是晉代的羊首龍柄壺。
從“壺”到“茶壺”,經(jīng)歷了漫長演變
“水為茶之母,器為茶之父”。
自古以來,中國人對茶器都非常講究。在《茶經(jīng)》中,陸羽便精心設(shè)計了24種茶器。
我們現(xiàn)在通常把飲茶器具稱為“茶具”。但在古代,用于飲茶的“器”和“具”是有區(qū)分的。
晉 雞首壺
按《茶經(jīng)》的劃分,“茶器”是指用于生火、煮茶、烤茶、碾茶、量茶、分茶、取水、盛水、濾水、盛鹽、取鹽、飲茶等用具。而“茶具”是指用于采茶、蒸茶、成型、干燥、封藏和記數(shù)的用具。
可見唐代的“茶具”與現(xiàn)在的茶具基本上沒什么關(guān)系,而《茶經(jīng)》中部分“茶器”則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茶具。
直到南宋,審安老人寫《茶具圖贊》時,才將以往被稱作“茶器”的飲茶器具改稱為“茶具”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在林林總總的茶具中,茶壺自然是必不可少,泡茶、斟茶都要用它。雖說茶壺的造型有200多種,但萬變不離其宗,茶壺都是壺狀的,有嘴、有蓋、有把兒或提梁。
宋 執(zhí)壺
茶壺的這種造型,我們已是司空見慣。不過,從古代的“壺”到現(xiàn)在的“茶壺”,卻經(jīng)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。
雞首壺曾是當年“最流行”
顯然,雞首壺、羊首龍柄壺這兩件瓷器的樣式是由盤口壺演變而來,當時主要用于盛水和酒,并非茶具。然其造型除了沒有蓋子外,與現(xiàn)在的茶壺幾無二致,故可稱之為茶壺的“祖宗”。
有人問:為何古人喜歡把壺嘴做成雞首和羊首的模樣?其中有何寓意?這是因為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青瓷多以動物造型為裝飾,這些動物造型又各有其特殊寓意。如蛙、魚等象征“繁衍”;而雞和羊則代表“吉祥”,且古人還認為雞有文、武、勇、仁、信五德。
在這種觀念影響下,雞首壺和羊首壺在魏晉南北朝、隋及唐初曾流行一時,尤其是雞首壺,是大眾最喜愛最常用的器具之一。
“注子”“湯瓶”唐代亮相
到了唐代中期以后,動物造型青瓷已成過去時。取代雞首壺、羊首壺的是一種叫“注子”的瓷器。
唐代的“注子”由盤口變成撇口,頸部變得粗短,器身變高呈圓筒狀,有的有系,有的無系。“雞頭”“羊頭”被簡化為短小的管狀流,流和把手依舊在器物肩部兩側(cè),與茶壺的造型更為接近。
這種“注子”還有個別稱叫“偏提”,大約是因其把手安于一側(cè),與有系穿繩的老壺提法不同之故。
“注子”雖然像茶壺,但在唐代主要是酒器而不是茶具,既能盛酒,又可注酒于酒杯中。
在“注子”造型的基礎(chǔ)上,從唐代末期開始,人們又研制出一種新的茶具——“湯瓶”。
“湯瓶”的出現(xiàn),是因應(yīng)了古人喝茶方式的改變。唐人吃的是煎茶,有點類似于今天的擂茶,會加入一些食物混在一起吃。至陸羽后才開始提倡“清飲”,只在茶飲中加一點鹽。
宋代以后,轉(zhuǎn)而流行吃“點茶”。所謂“點茶”,就是將磨好后的茶粉置于茶盞內(nèi),逐步加入沸水,同時以茶筅擊拂,使茶粉融于沸水,茶湯產(chǎn)生“湯花”,“湯花”以白為美,以持久為上。
因要在茶盞內(nèi)注入沸水,“湯瓶”便應(yīng)運而生。“湯瓶”用于煮水或盛沸水,用“湯瓶”向茶盞中沖注的動作稱為“點”。故審安老人在《茶具圖贊》中將“湯瓶”命名為“湯提點”。
早期的湯瓶,繼承了注子流短而置于肩部的特點,瓶口往往高于流,造成器內(nèi)無法灌滿,傾側(cè)倒水也不方便。后來,人們將流和把手的下端從肩部往下移到腹部,上端與瓶口等高,并改名為“執(zhí)壺”。
“茶壺”于明代正式出現(xiàn)
但執(zhí)壺既可以是茶壺,也可以是酒壺,還不是現(xiàn)代意義上的“茶壺”。真正的茶壺,是在明代才出現(xiàn)。
明洪武二十四年(公元1391年),朱元璋下詔廢團茶,改貢葉茶,從而又改“點茶”為泡茶?!安鑹亍币幻?,也于此時正式出現(xiàn)。
同時,葉茶的使用,使明代的茶壺有別于早期的湯瓶、執(zhí)壺。因飲茶方式已改變,其功能完全不同,湯壺類似于現(xiàn)在的開水壺,茶壺則專門用于泡茶、斟茶。
明代的茶壺,最大的特點是崇尚紫砂或瓷制的小茶壺。如文震亨說:“壺以砂者為上,蓋既不奪香,又無熟湯氣?!睆堉t德說:“茶性狹,壺過大則香不聚,容一、兩升足矣?!?/p>
一個小小的茶壺,竟有如此曲折多變的歷史演變,我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見一斑。
來源:北京茶世界
如涉及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